平台处于一个特殊的市场地位,所以相较而言,任何一方发生违约,如果有平台的协助,另一方可以更好地维护己身权益。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互联网家装平台异军突起,其价格低廉、短期高效、方便快捷的特点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但是,在互联网家装公司兴起的同时,消费者的投诉也日益增多,质量不过关、工期严重拖延、公司集体跑路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就当前而言,相比传统家装,互联网家装有着如下优点:找装修公司无需再像以前一样在街边东找西问,因为经由基本的筛选之后,平台一定程度上已经帮消费者解决了找靠谱装修公司的难题,且还提供一站式服务,利于消费者节省时间与精力;而平台留有装修公司的质保金,以及向消费者推出的资金托管服务,可以同时约束装修公司和消费者的行为,降低消费纠纷的发生几率。
因此不难发现,“互联网+”对家装行业的改变有限,互联网家装仅仅解决了家装公司与消费者的沟通与对接方面的问题,而有关设计、施工、材料、验收、监理等后续环节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而这些环节才至关重要,才真正触及消费者的装修痛点。也正因此,诸如质量不过关、工期严重拖延、公司集体跑路等传统家装行业的问题依旧多发。
尽管互联网家装当下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其行业自身的缘故:比如,由于家装行业的产业链延伸很长,涉及到各个领域,线上线下要想全部打通比其他行业更难,所以互联网与家装行业的融合速度根本快不起来;又如,据全国工商联数据显示,国内80%的装修公司没有施工资质,当多数装修公司都是一种“非法”存在,平台的风控体系总难免存在漏洞。
不过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对此无计可施。笔者以为目前较有效的举措还是加大平台的监管,强化平台的责任,由此来逐步推进互联网家装实现深度变革,最大限度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之所以说要强化平台责任,主要在于互联网家装平台本身承担着“守门人”“把关人”的职责,装修公司和消费者的一切消费行为都是发生在平台之上的,也正因平台处于一个特殊的市场地位,所以相较而言,任何一方发生违约,如果有平台的协助,另一方可以更好地维护己身权益。而这也是电子商务法中明确电商平台连带责任的基本逻辑之所在。
而更主要的问题在于,当前对平台的监管存在很大一个漏洞,即平台跑路了怎么办?如果是装修公司跑路或者消费者违约,至少还可以向平台投诉,借助平台上留下的证据,可能还能实现有效追责,而平台一旦跑路,可就是追责无门。譬如,现实中存在利用家装平台去圈钱、进行合同的问题,钻的就是平台监管不严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