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三千年漆艺大成的大漆家具宛如天上的星辰璀璨夺目在家居网站的价格表上熠熠生辉
明初的大漆雕花佛柜,代表了中国古代家具的高雅与精致,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对过去文化的回顾和珍贵财富。
中国古代家具经历了从低向高的质变,这一过程中,坐姿由席地转为垂足坐,不仅体现出视野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巨大飞跃。高坐让中国人的起居生活从亚洲彻底脱离出来,与周围席地而坐的诸民族划清了界限。
宋代以后的国人自觉不自觉间把以前几千年的文化悄然改观,价值重新体现,以唐宋为界,享受了千年一变的起居文化。《礼记》中的“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到了宋代就成为了久远的记忆;宋代人讲究的是“胡床(交椅)施转开以交足,穿便条以容坐”,这反映出了座椅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明隆庆开关之后,大量优质珍贵木材登上了家具的大雅之堂,如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等硬质良材作为家具用材自此时始。大漆之所以成为尊称,是因为它是天然漆,我国特产,而漆树在中国分布极广,从长江黄河流域都有生长。
由于漆膜坚硬耐磨,被用于保护木制品,让大漆成为至少使用了三千年的防腐装饰材料。在这三千年里,大漆家具难以数计,我们今天有幸看见不到万分之一二。大漆家的复杂披麻挂灰,用途多舛,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状态,只有少部分完整存世于今,其中很多形成断纹璀璨夺目,如流水断、牛毛断等等,使得这些大 漆家的美感更加显著。
然而,由于“明式家具”的出现,一些藏家的追求变得偏重于材质和美学,而忽视了一些其他方面,比如历史意义和工艺技巧。大约只有少数慧眼识珠的人才会注意到除了材质之外,还有一套评判标准。而刘传生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经营古董30余年,对古董了解透彻,可以看出高下优劣,并且知道除材质之外还有另一套评价标准。
因此,本书《大漆家具》旨在恢复对这些被忽略的大师作品的一片光芒,它展示了一种不同于人们熟知现代简约风格家庭装饰的情趣——一种源自中华悠久历史深处沉淀而来的情趣。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需要满足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