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三千年漆艺大成的大漆家具宛如时光的画卷将古今之美融于现代生活中
明初大漆雕花佛柜,代表了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高峰,这种独特的工艺和材料至今仍被人们所珍视。
在探索中国古代家具的历史时,我们发现从周代到清朝,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家具风格。《周礼》中记载了多种家具类型,如几、扆、案、床等,这些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结构,也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理念。
宋代之后,国人开始重视舒适和便利,从而出现了交椅(胡床)等新型坐具。这一变化标志着中国人的起居方式从席地转变为垂足坐,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观念,即享受高雅与舒适并重。
明末清初,以紫檀、黄花梨等硬质木材制作家具成为趋势,这些材质优雅且耐用,被认为是“明式”或“清式”的典范。然而,在这之前,大漆已经是中国最常用的防腐装饰材料之一,它坚硬耐磨,对保护家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家庭用品中。
大漆家的作品往往以其复杂的手法披麻挂灰,以及使用多舛年久失态而著称。尽管如此,大漆家的作品仍然非常宝贵,因为它们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累。大部分完好的古籍文献和实物收藏品显示出不同时代的大量彩绘描金技巧,是研究和欣赏一种独特艺术形式的大好机会。
刘传生先生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收藏者,他对这些古老家的理解超过一般人。他通过经营十余年的时间,对各类房屋进行考察,并看过上万件古董,但他始终保持着对于中华传统美学的一腔热爱,并致力于推广这种美学。在他的努力下,《大漆家具有》这本书问世,它不仅记录了作者对这些作品的见解,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角度,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悠久而精妙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