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儿子一次了他还要怎么办难道他想把我逼疯吗
每当这句话在我的脑海中回响,我都感觉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一个母亲,看到孩子的希望和期待,我总是忍不住想要给予他们最好的答复。但是,当这个“答应”变成了无休止的追问,那么我该如何是好?
记得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儿子面带期待地坐在客厅里,他眼睛闪烁着光芒,用一种坚定的语气对我说:“妈妈,您能不能给我买一辆自行车?”他的话让我心头涌起了一阵温暖。我知道,这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愿望。
于是,在那个瞬间,我轻轻地点了点头,说:“当然可以。”虽然心里有很多疑虑,比如是否真的适合他骑呢,但为了让他高兴,我决定放下这些顾虑,只为见证他的快乐。
但没想到,从那天开始,一切就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冒险。儿子的要求越来越多,每次只要我稍微犹豫,他就会用那种仿佛世界上只有这唯一重要的事实——“你已经答应过了”的眼神看着我。这让我感到既疲惫又无奈,因为每次回答都是基于之前的承诺,而不是当前的情况。
有一次,他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哭着说“我要努力学习”,然后又立刻转变成“你为什么不给我买新书包啊?”这样的问题摆在我的面前,让人很难再保持理智。似乎所有的问题,无论大小,都被视作是我之前的一句承诺背后的责任。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心态:即使是在平常时候也会听到自己的内心在默念,“答应儿子一次了,他还要怎么办?”而且,不知不觉中,这样的反思竟然影响到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但是,当某个深夜醒来时,突然意识到这一切其实都是因为爱与担忧相互交织。我必须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被困于过去的话语中无法前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试图和儿子进行沟通,与他一起设定一些规则,也许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一起走出这个困境,为我们的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我们达成了一个协议:如果请求过于频繁或者超出了预算范围,那么我们需要重新讨论并寻找更实际可行的方案。我相信,如果能够将这种方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或许那些提问和请求也会变得更加理性。而对于那些曾经纠结于“答应儿子一次了,他还要怎么办”的问题,它们终于从我的心灵上消失,不再成为任何烦恼。